时尚服装网首页
首页 品牌资讯 品牌大全 品牌排行 品牌搜索  EN
品牌热点品牌故事
中国品牌代理商不断将国外品牌本土化
来源:时尚服装网cnwear.com    阅读:28083

  当包括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在内的国外运动品牌频频“告衰”之时,中国商人们似乎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投资机会。

  日前,意大利高端运动品牌SergioTacchini的拥有者岳欣禹对记者披露,已经完成了SergioTacchini品牌交接、生产转移、铺设渠道的所有工作,准备在2010年1月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店。

  2007年,江苏扬州人岳欣禹作价2700万欧元收购SergioTacchini,国外媒体评价其为“首位获得欧美高端品牌的中国人”,而在两年后,这个已被“易主”的、有着近五十年发展历史的意大利品牌将顺利“迁居”中国。

  收购体育品牌成风

  “欧美对于运动产品的需求是个缓慢的复苏过程,而在中国,高端运动品牌的发展才刚刚开始。”岳欣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SergioTacchini在被收购前,由于负债过高,濒临破产。有着十年OEM、ODM经验的岳欣禹在收购完成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SergioTacchini的生产基地从欧洲移至中国,据其介绍,由于生产成本的节省,公司经营毛利率已从47%提升至60%。

  在体育品牌面临困境的时候,手握大量资本的中国企业开始跃跃欲试。一个多月前,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对外宣布,已与百丽签订收购协议,以总价6亿港元获得百丽旗下运动品牌斐乐FILA在中国区的所有权、运营权以及相关的营销网络。意大利高端体育品牌的斐乐在过去的几年间连续亏损。而在早前,李宁则收购了意大利著名运动品牌乐图(LOTTO)在中国大陆20年的品牌代理权。

  逐步剥离品牌代理

  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纷纷走出国门代理品牌相比,有能力拥有国际品牌的中国企业开始逐步摈弃代理业务。

  “之前,我们的角色一直是服务提供商,但在拥有了自有品牌之后,这一切都将改变。”作为香港上市公司恒宝利(03989,HK)的当家人,岳欣禹对记者表示,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恒宝利将逐步剥离服装代理业务。恒宝利今年4月宣布,以售价1亿元转让sisley品牌产品的零售店、店铺存货、资产,此次出售计划让恒宝利亏损5000万元。忍痛割让毛利率达60%的零售代理业务,岳欣禹表示是出于“调配优势资源,集中自有品牌经营”的考虑。但有行业人士披露,利润是驱使是其摈弃品牌代理的主要原因,国际零售分销是价值链中较高的环节,但这些却无法与完全拥有品牌的利润相比拟。据悉,在服装经营领域,代工的毛利率可以达到10%~20%,而代理国际品牌的毛利率可以达到40%~60%,拥有国际品牌的经营毛利率则可以达到60%以上。

加入收藏:请按快捷键[Ctrl+D]
上一资讯: 中国没有世界级奢侈品牌的非主流原因
下一资讯: 品牌霸位,比品牌占位更凶猛
相关声明:凡注明“时尚服装网”来源的资讯,版权均属于本网,欢迎转载、摘编,但应注明版权信息。本网转载其它媒体的信息,目的在于传递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,谢谢!
品牌资讯
© 2005- CnWear.com - All rights reserved.